Google Play调整算法:应用闪退次数太多会遭殃
- A
近日来,笔者对Google Play调整新算法的资讯做了持续的分析,但一直都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随着相关资料的掌握,笔者对于这一算法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们知道,一直以来Google Play的算法中都有手机应用分级的政策, 用户评分比较低的应用会排列在搜索结果更下方的位置,展现在搜索结果顶部的几率比较少。
而在日前的算法调整中,谷歌修改了应用程序的分级政策,将应用的闪退次数加入了应用评级中,直接影响到了应用 程序出现在检索结果中的位置。
谷歌方面借助全新开发的Android Excellence应用程序识别系统,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将那些要求获取设备太多权限的应用直接下降到难以搜寻的位置,润金这一系统更是增加了对“闪退次数”进行评判的方式,通过实际模拟测试应用程序的闪退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如果闪退问题严重的话,那么将会大幅度的降低其搜索页面的排名,这就意味着,如果开发者提供的应用程序不稳定,出现的闪退次数越多,排名也就越低!
而在应用程序的权限方面,谷歌也会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进行测试,以确认应用程序是否真的需要设备开放那么多的全新,从而进行评判。
作为全球化的APP应用下载渠道之一,Google Play应用商店每天都会有千余款应用增加,其体量可谓是异常庞大,而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自然有恶意软件通过谷歌的层层考核,成为漏网之鱼伺机潜伏于官方应用商店危害用户,因此,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谷歌的注意力已经不在应用程序的增长量和绝对数量上了,应用程序的质量已然成为了谷歌关注的重心。
当然,和iOS的生态优化相比,安卓系统的生态优化要稍逊一筹,而谷歌近些年来持续的引进先进技术、调整算法的各种手段倒也能够会说明其在打击低质量应用上的决心,当然也能说明谷歌应用商店已经真正的从服务的角度来专注问题了。
不得不说,不仅仅是谷歌已经开始呈现出了服务为先的这种理念、苹果和微软等这些大型的科技巨头同样的也有向着软件免费、服务付费的这种趋势发展。
比如说此前苹果宣布面向所有苹果设备用户实现多款软件免费的决策,其中也包括被称之为“微软office杀手”的苹果应用软件iWorks;再比如说微软此前也尝试过在Windows10系统免费升级或者是免费激活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2017-08-09 17:41
2017-08-09 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