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操作彩票中奖:前信息安全负责人被判25年徒刑
早在2015年04月时候,美国前跨州彩票协会信息安全负责人 Eddie Raymond Tipton 被控纂改生成随机数的电脑,操纵中奖号码从而实现自己多次中奖,赢得数千万美金的彩票奖金。
日前,这名51岁的前负责人 Tipton 被法院判处25年徒刑,对以往的行为,他表示真的很后悔,并对所有他伤害过的人表示歉意。
据了解,这名前负责人 Tipton 在生成随机数的电脑上安装了一个动态链接库(DLL),该程序的设计能够实现在特定条件下进行触发,而触发的特定条件和彩票的开奖日期有关,当条件满足后,该程序将重定向生成器不生成随机数,使用的就是 Tipton 之前已经预测好的算法生成的中奖号码。
当时他购买了一张彩票,并赢得了1430美元的累积奖金,为了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他在大奖即将过期的前几个小时才通过律师认领大奖,Tipton 的六次中奖日期分别发生在2005年到2011年的11月23日或12月29日。
后来,Tipton 被检方控告犯有欺诈罪,当时他对所有的控告都进行了否认,他的律师也声称,篡改计算机在现实中并不具有可行性。
后来,检方报告称发现了他是如何在生成随机数的电脑上插入U盘,进行篡改数据的取证证据;如今,随着法官的法槌应声落下,这名51岁的前负责人获得了25年的牢狱生活。
那么,面对这样的一个案例,我们不得不思考两个问题:
一、任何电脑系统都不是完美的
拿本案例来说,用以生成随机数的电脑设备一般情况下都是不会被人们接触到的,其所使用的程序肯定也是经过优化的,但为何能够在负责人的一个简单的DLL链接库上轻易的就翻船了呢。
或许人们会说,2015年的计算机程序和现在相比肯定要落后的多,但谁能保证,现在所使用的更完美的应用程序就不存在已经更新换代的破解程序了呢,所以,笔者认为人们抱着一夜暴富的思想,其实缴纳的不过是智商税!
二、内鬼作案难以提防
对于内鬼作案的案例,笔者在之前的分析中已经讲过太多太多,今天的案例同样也是,只不过作案的是是安全负责人,我们知道,作为一个负责人,他能够实地接触到计算机设备,也就存在作案的机会,也就意味着面临着很多的诱惑。
很多人在面临金钱的诱惑时根本把持不住,因此才有了那么多笔者能够用以分析的案例,这里笔者有一句话想送给那些存在这些想法但还没有实施的朋友:君子爱财取之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