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闹,宝宝要卸载支付宝
2016年06月02日凌晨两点多的时候,圈子里某位顶尖的大牛推送了一条公众号信息,此时距离2016年的六一儿童节才过去两个多小时,一条公众号信息,满屏的不满!
那么,当六一过去了三天之后的今天,我决定再旧事重提,从我的角度来探究一下六一时支付宝的“宝宝事件”!
应该是2015年05月31号的时候,媒体爆料称马云在钉钉群中说,阿里钉钉在深圳晚报打出的头版广告很LOW,实在太low了,像jd做的广告。
时隔几日,支付宝的“宝宝事件”再次将马云爸爸推上了媒体人的审判台,而更多的,都是指责和不满的情绪。
2016年,对于互联网大公司来说似乎是一个磨难之年,BAT中现在似乎只剩下腾讯公司目前还没有被卷入激流……
时至今日,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支付宝和微信一样,俨然成了我们手机里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了,还信用卡、发红包、免费快速转账、甚至是交电费等等的功能应有尽有,一直以来的产品定位已经将支付宝打造成了一个支付工具!
春节的时候,支付宝也曾借“福”大造声势,在抹去了人们进支付宝前先要验证解锁的功能后又积极的引导人们将自己的亲朋好友甚至是陌生人导入到支付宝中,而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将支付宝身上支付工具的烙印一点一点的抹去,最后变成一款具有超强支付功能的聊天工具!
然而,事与愿违,早就习惯了使用微信等工具聊天的人们,又有多少会在短短的几天的引导培养后,就可以将支付宝作为一个聊天工具呢?我没有、我的亲朋没有、甚至是我身边专门搞网络的朋友也没有、乃至远在全国各地的媒体朋友们,都很难找出一两个能够将支付宝作为聊天工具的人出来!
马云爸爸意图短期内转变用户意识形态的计划还是比较失败的,那么六一的时候,马云爸爸再度出招,在所有的支付宝用户昵称后面强行加上了“宝宝”二字。我想可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点确实足以让很多大龄儿童感受到节日的喜悦,唤醒自己儿时的美好回忆、唤醒内心的玩心,和自己的宝宝们一起过一个快乐的六一!
但,这样的做法真的合适么?在之前对百度推广事件进行分析的时候,我提出过这样的一个观点:虽然企业还是你自己的,但做大做强的企业俨然已经成了民族企业,你可以在大的方向上进行把控,但很多的事情并不是你说了算就能算的!
尤其是像BAT这样的大的互联网公司,举手投足时间都在牵动着用户的心,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用户的使用,就像是这次支付宝的“宝宝事件”,其实我本人也是很长时间没有打开过支付宝了,而六一的时候看到有媒体朋友在朋友圈推送了一条灰色赚钱信息的时候我才知道的!
这位朋友说:您可以告知您要整蛊或者说是要陷害的人,告诉他你黑了他的账户,要他转账500块过来,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看他的支付宝昵称已经被篡改,并在尾部加上了“宝宝”二字,如果不转账的话就把钱全部拿走!
于是我好奇的打开自己尘封已久的支付宝才发现,还真的是这样!
那么,对于支付宝此次的“宝宝事件”,我在想,既然支付宝可以批量的修改用户的信息,根本不想要用户同意、也不征求用户的意见就可以强行的修改用户的信息,那么是否有一天,支付宝也会单方面的在我们的帐号中随意的假如广告信息呢?
同样的,绝大部分人的支付宝肯定都是实名认证的,即便在这样的所谓安全的形态下支付宝都可以随意的修改我们的信息,那我们的实名认证还安全么?所谓的以安全著称的支付宝会不会有一天泄漏掉用户的实名信息呢?期冀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即便工具是你开发的,但有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会买账的,这样的行为不low么?假如在你修改之前,在登录后的页面上加上一个“是否要在您的昵称后加上宝宝二字,过一个快乐六一”诸如此类的提示信息,是不是就符合阿里一如既往的亲民形态了呢?
其实,对于我个人来说,支付宝就是一款支付工具,也希望支付宝可以真正的把握自己的定位,从自己的定位出发,本本分分的做好自己,这就够了,绑架用户意愿的“宝宝”行为我们并不接受,虽然宝宝是根葱,但宝宝还会卸载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