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里也开始卖零食:为什么乘客不愿意买账呢
- A
出租车上卖零食的“车载便利店”模式在深圳、成都、杭州、南京等城市陆续出现,扫码关注就能买到商品,而且价格并不昂贵。
一、车载便利店模式开始出现
在深圳、成都、杭州、南京等城市,陆续出现了一种在出租车上卖零食的“车载便利店”模式,部分出租车副驾座椅的后面,多了一个可以自助扫码购物的布艺售货架。
货架上的商品形式多样,包括水、牛奶、可乐、饼干、薯片等,乘客可以通过货架上的二维码关注购买商品,而且商品的价格和超市的价格差不多,有些特价商品甚至低于超市价格。
而在市场推广前提,部分地区的车载便利店还推出了首单优惠服务,乘客通过关注公众号即可享受到1分钱购买1件商品的超级优惠活动。
对于年轻一族的来说,这样的模式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对一些来不及吃饭的乘客,既能补充能量又可以直接通过移动支付购买的方法还是时尚的。
而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卖出商品就能获得提成,使得司机的收入得到了增加,在车内增设便利货架能够为司机增加心得收入渠道。
二、为什么一些乘客并不买账呢
而对于这种新型模式,一些网友则持有不同的看法,对于乘客而言需要考虑商品的安全问题和售后问题,尤其是对于食物而言,卫生和安全问题更需要慎之又慎。
对此,法律界人士也表示一旦出现食品事故将很难追责,毕竟食品零售行业应该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并需要办理相应的食品安全和视频卫生许可。
而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由于货架位于副驾座椅后面,可能会因为货架占用乘客的空间导致乘客不满,也可能发生乘客偷拿或者醉酒乘客不愿意付款的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司机到底是应该停车维权呢,还是坐视不管呢?
目前,确实没有明文规定出租车上不能售卖食物,如何保障出租车上售卖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待商榷,不过,目前能够确定的是合作的公司必须具备食品销售资格,而且不允许司机自行售卖食品。
到了这里,其实笔者对于这样的新模式还是比较看好的,不过笔者更加在意的是,如何避免出租车司机自行更换货架上售卖的零食,甚至是掉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