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下一站不是人工智能
当所有的人在忙于当下的事情,百度总裁在某次会议宣传他们已经在搞人工智能了,并且说移动互联网的下一站是人工智能。
不出否认人工智能是一项新技术,但是说移动互联网的下一站是人工智能,笔者不敢苟同。而且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论管理、运营、营销、策划都是基于当下的时代机遇,比如中国的小型企业直接照搬五百强的企业不但没有效果,而且导致业绩滑坡、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百度无疑是在照抄国外的模式,而中国的特殊国情、互联网发展模式显然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而且越来越明显。
笔者认为,不是因为你抓紧试水人工智能就一定占据先锋,也不是因为说一句移动互联网下一站就可以拥有时代自豪感。人工智能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技术,从来没有听说过技术等于商业模式的。
我想,之所以李总这样认为,大概是看到了国外某些机构的盈利。但是一项技术的创新能否对自身盈利,一定是活在当下时刻,而且它不是一个孤点,是否适合、融洽在整个的商业模式架构中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从当前来看,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很强的趋势,大众通过终端移动设备,尤其是人手一台的智能手机可以实现更多的信息获得,更方便的生活体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可能会谈论某些大的问题,但是他更渴望的还是受到尊重。不过,很不幸的问题是百度显然极少尊重用户,一直在模仿国外的路子。
如果说十几年前,中国互联网萌芽发展没有任何模式可言,只要照搬照抄就能占据很大的市场。时至今日,中国人的互联网意识已经不比外国人落后,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自己的发展路子,再照搬照抄可能就有邯郸学步的嫌疑了。
这几年的移动互联网历程告诉我们,谁尊重用户,谁尊重用户的体验,谁就能获得用户,霸权互联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比如微信为何能够迅速的占领市场?为何不是飞信?不是易信?不是来往?原因很简单,飞信从来不改变,臆想着改变用户。易信跟进慢,创新少,实际上没有找到一个独特的用户模式。来往呢?只是模仿,定位错误。
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所谓的垄断,没有所谓的大平台思维,有的只是对用户的极致体验。用户的极致体验并不是说让用户越懒得就越好,而是要让用户更加拥有成就感。百度人工智能的出发点显然是让用户更加懒惰的活着,完全由平台实现或者替代一切,先不要说这是否是一个妄想,但存被尊重、用户成就感就已经显露败象。
移动互联网的下一站是什么?这不是当下的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除非你愿意烧钱,期待像马云一样烧个几年盈利翻翻。不过这样的机会是否还有?或许烧的不仅是钱,还有站在金钱中陶醉的自身吧。
人工智能只是一项技术,它无法代替用户体验,无法改变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趋势。不要设想用户是傻子、是愚蠢的懒人,现在和未来最重要的价值资产就是用户。
注:本文摘自赵艳伟搜狐自媒体,已标注【赵艳伟】为原创作者,由栋科技自媒体网站二次修正、美化和编辑,原文地址为:移动互联网下一站不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一个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