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科技 正文
  • 本文约1891字,阅读需9分钟
  • 3674
  • 2

我想我不是第一个卸载了滴滴的人

摘要

之前一直是滴滴的忠实粉丝,但用着用着,发现滴滴已经不适合我等屁民的了,于是,我卸载了滴滴,我想,我一定不是第一个卸载了滴滴的人。

之前一直是滴滴的忠实粉丝,但用着用着,发现滴滴已经不适合我等屁民的了,于是,我卸载了滴滴,我想,我一定不是第一个卸载了滴滴的人。

我想,滴滴的创始人程维肯定不会想到,滴滴的快速发展却是个泡沫,应该更不会想到,滴滴的泡沫在这个O2O时代会消散破裂的这么快!

我想我不是第一个卸载了滴滴的人

我记得今年五月下旬的时候,也就是太原出了全面整治滴滴和专车的政令时,我曾发文感慨,全国整治滴滴的时间还会短么,紧接着全国出台的扶持网约车啪啪啪的打了脸,一瞬间让我有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紧接着,滴滴的发展可谓是算得上突飞猛进,年轻的滴滴意气风发,先是兼并了在国内水土不服的美国企业UBER,然后中国邮政、美柚、360等诸多行业领袖达成了合作意向,即便是网约车新规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同时发布的大背景下,10月10号滴滴再度宣布和东方航空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墨雅兮:昨日360和滴滴暧昧不清,原来是这样的!

滴滴和多家行业巨头达成合作

随着滴滴和多家行业巨头达成合作,也随着资本的不断入驻,滴滴从以往的很接地气的平民化的形象开始向着高端出行的趋势发展,这一点我之前就写过,以往用20块就能到的路程,滴滴的报价是40,出租车的花费是18块。栋科技:中国邮政投资滴滴出行,快递和打车要怎么玩?

不得不说,滴滴和UBER中国的合并,在国内的网约车市场上形成了相对垄断的态势,随着UBER的黯淡退出,滴滴的前景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片光明的,但在市场经济下,垄断后的涨价必定会招致用户的不满,毕竟不止一个用户表达了对滴滴涨价的不满,也不乏专家预测,滴滴已经成了高端出行的象征了。

我想我不是第一个卸载了滴滴的人

滴滴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和用户的捧是分不开的,而用户的捧源于滴滴的优惠力度,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亘古不变的道理再度印证在了滴滴的身上,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文,我没有一点落井下石或者说幸灾乐祸的意思。墨雅兮:滴滴是否真会被网约车新规直接搞死

国内通讯行业之前是三大运营商,后来随着广电的加入,成了四大运营商,但国内通信行业的江山已然被电信、联通和移动分割,即便是广电的高调加入,能分走的蛋糕并不是很多。而即便在这样三分天下的情况下,三大通信运营商的给用户的政策相对足够的宽厚,基本是人人都能用的起,有着国家资本背景的三大运营商尚且明白这个道理,滴滴怎么就看不到这一点呢!

我想我不是第一个卸载了滴滴的人

同时,滴滴的模式也能说是一场资本的狂欢吧,回顾滴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实就是在资本力量的扶持下,先以巨大的优惠和补贴吸引用户的注意,不断培植用户的习惯,之后再以收购、优惠等手段干掉对手,垄断市场,接着在服务本身尚未提升的基础上就开启收割计划,短短的两三年干了很多企业想干但没胆干的事儿。

滴滴的模式也能说是一场资本的狂欢

支付宝一直在培植用户的习惯、微信也在培植用户的习惯,即便是人们早就习惯了将微信当作必备的聊天工具的今天,一个提现付费的公告足以让用户把腾讯骂个遍,要知道微信一直提供的都是免费服务,滴滴呢?相对来说,支付宝的提现公告就让用户乐于接受了,其中的道理,需要滴滴去思考!柏铭007:易到改变派车规则给滴滴致命一击

我想我不是第一个卸载了滴滴的人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很多想要依靠滴滴养家糊口的全职司机都是冲着滴滴之前的高额补贴来的,以往使用滴滴的用户也是冲着滴滴巨大的出行优惠来的,我也是。正是因为比出租车更加舒适的出行条件和比出租车低廉的出行成本吸引了用户的使用和代为推广,在服务尚未提升的情况下滴滴的用户不断的流失,在高额抽成的情况下希望通过滴滴获得收益的全职司机也开始迷茫,而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为了留住赖以养活自己的司机,滴滴也只能通过涨价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而这部分的成本无人承接,只能转嫁到用户身上,用户能乐意么,更何况,说白了滴滴的专职司机不也是没能改变的了出租车司机的本质么!

滴滴是否真会被网约车新规直接搞死

回头再看,滴滴有什么?滴滴创建的初衷就是建立一个闲置车辆和需求人员之间的供需服务平台,寻找一个比出租车更低的价格区间,通过补贴、烧钱等多种方式干掉出租车,作为O2O的典型代表,滴滴最终的收益是从司机的收益中抽成的,而司机的收益又是从用户的手里拿走的,但,抽取超过20%的服务费,有的时候是真的是会赶走用户的!

我想我不是第一个卸载了滴滴的人

前几天四大城市网约车新规的出台,似乎是给网约车直接判了死刑,从某种程度上也直接断绝了北上广深大部分网约车的生计,看似是政府和政策在断绝滴滴未来发展之路,然而真的是这样么?

四大城市网约车新规的出台

由于一线城市基本都属于特大移民城市,人口众多,所以政府本身就是在限制这些城市的车辆购置和上路的,车牌摇号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信号么!但这样的信号似乎并没有被滴滴重视,通过资本的力量鼓励车辆上路,在非法营运和大力推广互联网方面,政府尚且没有真正的做到合理的权衡,滴滴就敢如此迅猛的发展,岂不是在不断的触线么!


评论
更换验证码
$comment['poster']
嘻嘻不要
0
Unknown BrowserOther
这局出租车赢了
2016-10-17 13:54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