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输入法上线测试“悄悄话”轻声输入功能
使用语音输入,将说出来的话直接变成文字的功能目前似乎已经成了市面上流行的输入法的标配功能,从而应对用户不方便打字也能正常输入文字沟通的烦恼,让用户的问题输入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但语音输入虽然方便快捷,但也有其限制性,那就是在诸如会议室、图书馆等场所,语音输入就明显受到了制约,一方面声音过大会显得十分不礼貌,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暴露隐私。
有消息称:搜狗输入法推出了“悄悄话”模式,让用户可以在说“悄悄话”的时候,哪怕声音再小,搜索语音也能准确的识别到用户说出的内容,即使用户将说话音量降低到20分贝的情况下,搜狗输入法仍旧能够通过其推出的悄悄话模式准确的进行识别。
不过,笔者并未在搜狗输入法的更新日志中找到该功能上线测试的消息,却在百度输入法中找到了相关信息。
近日,百度输入法发布V7.4版本,本次更新就加入了“轻声识别”等新功能,根据官方介绍,用户可以在公共场合或者录入私密话题时,使用“耳语”进行语音输入,手机也可以准确识别。
业内人士指出,百度推出的“轻声识别”功能具有识别准、速度快等特点,能够扩展用户语音输入场景,培养用户语音使用习惯,也更是人工智能实际应用的具体体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输入法产品的加持,能够有效提升用户体现。
目前来看,百度输入法推出的“轻声识别”功能和传言中搜狗会推出的“悄悄话”功能如出一辙,不知道是媒体作者在消息传播中出了问题、张冠李戴;或者是搜狗输入法在新功能预热,给用户制造惊喜;又或者是搜狗确已推出该功能,只是还未修正更新日志呢。精力有限,笔者无从查证!
目前来看,语音输入已然成了输入法的标配功能,但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用户能够使用该功能呢,究其原因还是用户使用习惯培养的问题!
同样的,微信中也有文字和语音聊天的功能,不知何时起语音聊天却被冠以“学历低”的用户才会用的功能,甚至有媒体作者专门对比做过所谓的用户使用习惯分析!
目前,虽然语音输入方面快捷,而且识别率也比较高,但一般用户还是会首选文字输入,其中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流量的消耗问题。用户使用语音输入,普通场景下可以使用离线语音输入,但如果追求更加精准的识别率就必须将设备联网,这其中势必存在流量消耗的问题。
更何况正常情况下用户文字输入更容易操控,又有多少用户愿意在语音输入出错的时候回头再去修改错别字呢,除非用户录入的是更具权威,不容出错的资料。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语音输入给用户带来的方便快捷,笔者身边也有老年用户更愿意选择语音输入的案例;但这款“悄悄话”输入的功能在笔者看来还是稍显鸡肋,实际应用场景并不是很多,用户如果真的是因为隐私问题或者是图书馆等特定场景下,为什么不去选择文字输入来解除这些本就不应该存在的后顾之忧呢。
当然,将轻声输入融入到传统输入法中,结合人工智能也是科技不断进步、识别更加精准的表现、更是对识别技术的挑战,但对于大部分受众来说其实并无用处,略显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