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签约鹿晗:粉丝经济在共享平台的新体现
共享单车应该是2014年最火爆的话题之一,其中最具风格和话题的当然要属小黄车ofo了,从苹果CEO来华参观、到进军联合国、联合支付宝解锁,再到近期接入滴滴,ofo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
而对于共享单车是否需要做广告、是否需要代言人的话题在某乎上也曾有人发布高论,认为共享单车其实并不需要做广告,其最好的广告就是产品。
如今ofo的却开始拓展思路,于昨日(04月28日)宣布签约鹿晗作为ofo小黄车的形象代言人了,有业内人士表示,ofo已经从跑马圈地和不断的铺设线下渠道转型到了打造全新个人形象的时候了,携手鹿晗标志着ofo已在共享单车行业建立了行业第一的品牌影响力。
那么,ofo签约鹿晗有没有哪些深层次的含义呢?我们一起简单的做一下思考。
一直以来,通过代言人进行营销的的理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利用明星的粉丝基础来实现产品宣传本质上来说是粉丝经济,可以说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双向交易,重点就在于把握人们爱屋及乌的心理,将理性消费转化为感性消费,从未实现粉丝对于品牌的认可,达到转化的目的。
那么,在共享单车行业已然进入白热化,不再是拼资本、拼耐力的时候了,就拿ofo来说,ofo已然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共享单车平台,其触角甚至延伸到了诸如新加坡等国外城市,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深层次的营销策略刺激新的增长点了,所以,ofo签下鹿晗也就不难理解了。
目前,ofo小黄车骑行大使相关的宣传片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大媒体渠道进行规模化投放,通过鹿晗自身的明星效应势必会给ofo带来更多用户,吸收存量市场、挖掘存量市场,从而达到巩固行业领头羊地位的目的。
如今,ofo在共享单车领域已经开了明星代言的先河,似乎也预示着新一轮的营销策略已然展开,当然不再是曾经拼资本、拼耐力这种粗犷式的投放策略了。
同样的,在这个信息严重过剩的时代,用户面对纷繁复杂的营销轰炸产生疲劳、变得麻木,寻找新的用户痛点、刺激用户内心深处的某个营销点才能赢得新的市场,所以,ofo签约鹿晗在共享单车领域的策略还是很具备前瞻性的!
写到这里,笔者一时产生了些许好奇,鹿晗代言了ofo以后,小黄车被肆意破坏的情况是否会有所降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