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华书店事件带来的一些思考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则新闻,网络中有视频爆料呼伦贝尔一新华书店在小读者尚未买书的前提下,被书店营业员撵出,于是就此新闻我产生了一系列的想法!
首先,我需要声明的,我并没有企图通过本文来批判或者是指责哪一方的错误,因为从双方的立场来看,其实都是对的,那么今天我只是就事论事,谈谈我的想法!
一、传统纸媒被互联网冲击,亟待转型
之前看到N多的新闻,诸多曾经主导者舆论导向的纸媒纷纷停刊,其中包括了我一直都喜欢的《程序员》这样的权威刊物,也在2015年的1月正式发出声明停刊了。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纸媒已经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互联网的冲击,亟待转型!人们习惯于在互联网上接收信息,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快速的浏览并记录新闻,寻找自己想要的一切,这不过是快节奏生活其中的一个缩影罢了!
因此,毋庸置疑的是,如果不转型,迟早会被市场抛弃,因为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抱着一本厚厚的书去看,也没有多少人愿意把看到的、喜欢的人用笔记录下来,这一切的一切在手机、电脑等一系列终端上,甚至只需要一个指令就能完成!
那么,对于依靠和销售图书来谋生的书店呢?在这场纸媒与互联网的较量中,本身就处于劣势,毕竟我们的下一代,甚至我们这一代,鲜有人保持着每天看书的好习惯了,就拿我来说,如果不是实在需要书上的一些内容,恐怕一本书放在家里一年却仍然是崭新的!
我甚至可以想象,有一天,作为以销售图书为生的书店会消失一大半,而剩下的,一定是在转型成功的,我很想看到互联网搭班子转型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模式,坐在家里,坐在电脑前,轻轻的点一点鼠标,就能在书店的帮助下选择到自己想要的图书!
其实我想,很多书店依旧存在,占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一些人对传统书籍有着深深的眷恋,比如我们的父辈,我们的祖辈!我的祖父是一位老师,小时候会给我看很多很多的书;我的父亲的藏书也不在少数,那时候总是偷偷的看父亲的藏书,甚至过分到用起子撬开书箱的底,把一箱子书用一个假期看了个遍。
二、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为什么这里要强调要说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呢,开头的时候我已经谈到,其实从双方各自的立场上来说,双方都没有过错可言!
1、站在书店营业员的角度来说
书店的主营业务是卖书,这也是整个书店的经济来源,卖不出书这些人都得去喝西北风,更何况他们肯定上有老下有小的,而视频中的中年男子,男营业员一直都在阐述这一个观点:我们是靠着卖书活命的,我们并没有不让消费者在书店看书,但是如果有人影响到了书店的经营,我们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毕竟如果他采取的话,很可能就会被领导责罚,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并不少见!
2、站在家长的角度来说
家长一直在跟男营业员说明自己的立场:我们作为消费者是来选购书的,在没有选购完成之前你们无权干涉,而且这位家长一直在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男营业员的观点上,引导男营业员进入自己的设置好的圈中:我们是来买书的,在没有选好书之前,选购多久你们无权干涉!
那么舆论的导向成功的被这位家长拿下,而后互联网上一致的都在指责男营业员的过失,但是有多少人看到,其实这段视频其实是家长自己拍摄的,我们也无从知道究竟这位孩子在书店选购书籍的时候看了多长时间的书,又或者干了哪些事情。
其实不难看出,不管是家长朋友,还是书店的营业员,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并没有什么出言语伤人或者直接冲突甚至肢体冲突的行为发生,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三、小结
这里再次表明一下我的立场,我自始至终都没有指责或者批判过双方当事人的谁对谁错,因为在我这个局外人看来,双方都没有错!
因此,我想,双方都退一步,营业员可以允许家长朋友带着自己的孩子认真的选购好要选购的书籍,营业员完成了一本甚至多本图书的销售,家长也教会了孩子父辈的处世态度,完成了教育的目的;孩子们学到了书籍中的知识,岂不是皆大欢喜了!
在此也呼吁各大媒体和一些记者,请勿就此事来探讨双方的过失,也不要把这一事件上升到道德层面。毕竟,如此后来,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书店关门,这几位营业员乃至全店人员失业的!也呼吁一些好事之徒,不要因这一事件的发生去为难其他无辜的人、无辜的书店,换个角度看问题,退一步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