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 本文约961字,阅读需5分钟
  • 4034
  • 0

电信诈骗运营商难辞其咎

随着几单由于电信诈骗导致事主自杀身亡的事件,人们开始越发关注这类问题,此时部分通信业内人士认为讲责任归于运营商不合理,这显然是为运营商开脱责任。

电信诈骗运营商难辞其咎

运营商没有认真落实实名制。这几年工信部一直都要求运营商落实实名制,然而在执行中运营商并没有认真贯彻到底,2013年笔者在某城中村见到某运营商的代理商销售低端套餐,15元含500M流量的卡,在代理商那里购买含50元话费只要39元,用户购买的时候无需出示身份证即可购买,而代理商则会在其电脑上帮用户登记不知从何来的身份证信息。

电信诈骗运营商难辞其咎

运营商没有严格管理和规范换卡手续。上个月笔者在广州移动天河区上元岗营业厅更换手机卡,在现场营业员并没看笔者的手机,无需身份证验证或密码验证,只要报出中国移动发来的验证码营业员就为笔者更换了手机卡,很明显这是一个很大的漏洞。

电信诈骗运营商难辞其咎

笔者使用动感地带号码已经有十多年了,早早就进行了实名登记,就是担心手机卡被盗,但是这次换卡经历却让笔者深深感到忧虑,这个换卡漏洞是如此明显,很容易就会导致手机用户手上在用的手机号因有心人拿到换卡验证码迅速盗取其手机号,在当前手机号已经与个人的许多重要资料库例如支付宝、互联网账户、网上银行等紧密联系的情况下,运营商理应更严格的管理用户的手机号。

电信诈骗运营商难辞其咎

当然电信诈骗也不能仅仅依靠运营商,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等严格执法,对违法行为进行惩处。在徐玉玉案中可见只要政府部门认真打击,就能将相关的案件破案,在政府部门严格执法的情况下这类违法行为必然会日渐减少。

电信诈骗运营商难辞其咎

当然银行部门也需要进行严格管理,笔者曾在广州市广园西路中国工商银行大堂里的柜员机,看到一名黑人堂而皇之的拿着一大叠银行卡,估计达百张多,熟练的每张卡拿300-500元,每取一笔钱就在其纸质笔记本上登记一些内容。近日媒体报道指某诈骗案中骗子所使用的账户超过1000个,但是没有一个是实名制银行卡,可见银行方面也要加强管理。

电信诈骗运营商难辞其咎

但是不能因为这些现象,运营商就可以完全推卸自己的责任,正如上述它们在实名制管理方面需要认真贯彻落实,而在换卡等程序手续上要更加严格,在当下手机号牵涉到用户的诸多财产信息的情况下恐怕多数用户都希望他们的手机号能获得更可靠的管理,而不是方便。

注:本文摘自柏铭007搜狐自媒体平台,已标注【柏铭007】为原创作者,由栋科技二次修正、美化和编辑,原文地址为:电信诈骗运营商难辞其咎

评论
更换验证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