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差距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经常有读者来问我关于个人成长的问题,有些问题被问过无数次,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比如:如何才能成为像你一样的牛人?
一看到这样的问题,隔着屏幕我的脸都红了,因为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是所谓的牛人。但是,我确实认识一些牛人,知道有些人在某些专业领域是天才。那么问题来了,牛人怎么成为牛人,天才如何成为天才?这问题我回答不了,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成长路径。换个角度问,我们和牛人之间的差异是怎么产生的?
有些人在行业做久了,成不了专家,叹口气就认了。然后给自己找个借口,比如觉得自己笨,没上过好学校,或是觉得牛人天生都聪明之类的。其实我也不否认,人和人智力上是有差异的,只是,智力的差异怎么会让人的差距变成这么大?我认为,一个惊人的事实是,专业领域里的牛人都足够努力,而那些跟我一样的普通人,既不聪明,也不够努力,即使他们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已经够辛苦了。
一个更勤奋的人跟你做同一件事情,数年后,对方是专家,而你不是。最大的原因是他/她更勤奋,而你不够勤奋。我们当然不否认别的原因,比如选择和运气的成份,但在专业领域,更多时候就是拼勤奋。别人埋头写代码的时候,你在抱怨公司加班,别人回家还在写程序的时候,你在看美剧,别人在构思代码的时候,你在网上跟人骂架。几年后,就别抱怨别人比你做的好,比你赚钱多。
最后的差异是指数级的差异。
另外一个误区是,看到别人在玩儿,还能把事情做的不错,觉得自己那样或许也行。可是,人家玩的时候可能也是在工作,同样做很多事情。而你呢,工作的时候在玩儿,玩儿的时候同样是玩儿。
以前流行一句话「最可怕的是比你聪明的人居然还比你努力」,有多少人看到之后笑笑就忘掉了?我相信100%的人看到这句话之后依然都无动于衷,不会采取什么行动。勤奋可能是后天习得的,但也是人的某种天赋。绝大多数牛人、天才都是因为勤奋得到了好的成绩,而你却觉得是因为他们很聪明。
今天是程序员的节日。我见过很多好程序员,也见过更多糟糕的程序员。好程序员都是勤奋的家伙,而糟糕的程序员,他们只是觉得自己不聪明,不细心,运气不好,觉得自己天赋不够,但没有人指出,他们努力的程度远远不够。
不疯魔,不成活。
注:本文摘自网络,因无法寻找到原创作者,依据搜索引擎检索结果已标注【冯大辉】为原创作者,由栋科技二次修正、美化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