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写作这个“饭碗”的末日是否要来临了
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始以来,一直是全球关注的大热点。作为中国人,我们也是时刻关注着中国运动选手的每一场赛事。媒体资讯报道更是忙得不可开交,现场直播,现场采访,各个媒体匆忙撰写文章发布跟进赛事。
大家如果在今日头条关注奥运会实时更新赛事资讯的话,就会发现一些资讯更新的很快。在这么庞大的比赛当中,现场的记者有那多?有那么快对每一个项目,每场赛事进行快速实时更新吗?除非是直播,不然很难达到这个时效性。
看上图,每一赛事更新的时间间隔都很近,如果是人工的话,估计要耗费多少人力,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其实这位记者是机器人的,在13号前它的名字还叫奥运AI小记者张小明,现在已经更改为奥运AI小记者xiaomingbot了。一位机器人写新闻,没有搞错吧,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很惊讶。
不过现在技术发达,也不见得大惊小怪了。微信自动聊天机器人、现实版的机器人、特斯拉无人驾驶电动车等等都可以实现了,还会差一个写写字的作者机器人吗?
从它的简介中我们看的出来,它是基于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理解和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不过这个帅气的机器人写的文章都是短小精悍的,不是长篇大论。每篇都是几句话,把一场赛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信息表达出来后配上一张图片就结束一篇文章了。看来机器人你不用吃饭撒尿,又不会消耗脑力居然比我首席君还懒。
那么这位聪明的机器人是根据什么原理开发出来的呢?据说奥运AI小记者xiaomingbot是由今日头条实验室与北京大学计算所(万小军团队)联合自主研发,它通过对接奥组委的数据库信息,实时撰写新闻稿件,平均每天产出30-40篇稿件,以短讯为主。
它主要报道乒乓球、网球、羽毛球和女足的比赛。每天产出30-40篇文章!而且每篇文章那么短。按照我们的惯性思维来想,机器人作者一天应该不止这个数目的。不过应该是在某些功能上设置好的,才会出现在某个领域写作文章并发布。
其实奥运AI小记者xiaomingbot可以通过两种文本生成技术产出新闻的,一种是针对数据库中表格数据和知识库生成自然语言的比赛结果报道,即简讯;另外一种是利用体育比赛文字直播精炼合成比赛过程的总结报道,即资讯。
而此次今日头条接入机器人写稿发文,可能更多为了能够给用户带来奥运现场相关赛事信息。让人们快速了解到现场所发生的事。从机器人发布的新闻来看都是写冷门、头条号作者少写的领域资讯。因为大家都喜欢追热点,却把冷门领域给忽略了。
那么写作机器人的出现,真的会抢掉我们媒体写作这个饭碗吗?机器人终归为机器人,它没有人的七情六欲,无法表达一个真人的真实情感。机器人在实时数据收集分析各方面撰写准确度更高而已。机器人写出的文章都是无情生硬,很大程度上字里行间表达的细腻都比不上人工写出来的文章。
大家可能也了解到,现在很多写稿机器人都运用在一些体育赛事、财经信息、数据分析类领域里。因为它不需要情感,只需要写清楚相关数据、时间地点、事件人物,还原一件事的真实性就好。如果是人工写作可能还有扭曲、夸大事实呢。
比如腾讯写稿机器人用在简单的财经新闻,新华社的写稿机器人用在体育赛事中英文写稿或者财经类信息上。没有一个是用在情感生活上的,所以关于这方面的内容,目前为止机器人是无法代替人类的。机器人更多是用在机械化,重复系统化的领域里。所以也不用担心写作行业有末日的一天。
不过机器人的好处就是让我们工作中的一些重复性,流程化的体力活给代替了。在我们财神大咖会群里,曾经也有人问,有没有自动生成文章的软件。因为做自媒体这一行的大家也知道,每天都感觉自己被掏空了一样,总是为找不到好题材写文章而抓狂,特别是写原创的。而同时运营几个号的运营者,可能就会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自动生成文章的软件,也不要求原创,就是为了省时省力。这种软件百度找也有,但是生成的文章就会有点逻辑对不上,语句有点错乱,毕竟是机器软件合成的。所以在某些方面机器人还不能达到人类的至高水平的。好了,今天就到这里,祝大家周末愉快!
注:本文摘自大脸猫自媒体平台,已标注【大脸猫】为原创作者,由栋科技二次修正、美化和编辑,原文地址为:媒体写作这个“饭碗”的末日是否要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