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游戏 正文
  • 本文约2956字,阅读需15分钟
  • 4131
  • 0

网瘾少年日渐增多,谁的过错!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已然属于教育部公布的体育类的增补专业,自然也就默认了电竞成为体育项目的事实,对于这一点,我们也就没有什么能力去反驳了。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关于网瘾的一系列问题,纵然,我们不能将电竞的日渐合理化归根为网瘾日渐突出的根本原因,但至少也能将网瘾少年日渐增多的原因这个锅背给电竞被公众认可和合理化。所以,我本人一直比较抵制电竞被日渐合理化、被认定为体育类的专业!

网瘾少年日渐增多,谁的过错!

网瘾在网络初入人们视野的时候就存在,不过随着网络逐渐的贴近人们的生活,已经变成了一个社会群体都在关注的话题,网瘾少年也就形成了社会问题!

前一段时间,所谓网瘾电击治疗再度被曝光在大众的视野下,也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而对于媒体人来说,更是仿佛找到了一个新的臭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点。

在媒体的曝光下,所谓的科学网瘾治疗的方法被暴露在大家的面前,所谓的网瘾少年在家长的默许授意下,将这些孩子们交到了“科学戒除网瘾”的专家手里。

科学网瘾治疗的方法

于是,高墙之下的牢笼生活就此开始了,学校铁网重重、围墙上都是铁丝网,有媒体的真实报道,某女孩儿在父亲和一群亲戚的指认下,被强行带上黑车抓走,而后是一顿暴打。到达目的地后,又是一顿暴打,直到你屈服,反抗的后果依旧是暴打,还有电击;平常的训练也是这样,占军姿、不准逃跑、不准自杀、不准顶撞教官和队长等等的规则也变成了孩子们能够熟记的原则,一旦触犯必定胖揍!

网瘾少年日渐增多,谁的过错!

对这样的训练和生活方式,所谓“科学戒除网瘾”的专家们称之为军事化的管理,而他们军事化的管理手段就是使用暴力手段治疗,强制服用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并且鼓励这些孩子么互相举报、互相监视,如果获取了教官的信任,充当了教官的“打手”之后,就有了一些特权;不犯错误、表现好的话,还能提升为教官的勤务兵、班长,成为管理者;当然,还有更便捷的方式,就是用零食和衷心收买教官!

使用暴力手段治疗网瘾

对于网瘾是否属于精神疾病,这一话题一直在学术界存在争议,目前世界上也并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和系统的治疗体系,也就引得所谓的“科学戒除网瘾”的专家们乘虚而入,涌现出了杨永信、陶宏开们魔鬼一样的戒瘾方式,你以为他们是免费的、公益的帮孩子们戒除网瘾的么,错了!他们收费可是昂贵的,一年三万的费用对于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来说,也需要一年的不吃不喝!

网瘾少年日渐增多,谁的过错!

我一直在想,这些家长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笃信这些“科学戒除网瘾”的专家们就能帮助孩子们戒除网瘾,为什么他们宁可花费高额的费用让孩子们体验非人的折磨,也不愿意和孩子们曲膝长谈,难道在他们的眼里孩子们已然变成了被网瘾吸引的无法自拔的恶魔了么?

科学戒除网瘾

网瘾,不过是现代社会其中的一个让家长们谈之色变的可怕东西,那么,怎么判定到底是否属于网瘾呢?

(1)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

(2)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

(3)向亲人隐瞒了自己上网时间

这是某位媒体朋友总结出来的,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能算的上有网瘾了,那么试问现代社会中,早就被电子设备包围了的我们,把孩子们送进所谓的戒瘾牢笼的家长们,谁没有网瘾呢?

网瘾少年日渐增多,谁的过错!

上面我也提到了,网瘾不过是现代社会,其中的一个让家长们谈之色变的可怕东西。纵观现代生活,烟瘾、毒瘾、酒瘾、药瘾,哪个不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的!

试问,你在将孩子们送进所谓的戒瘾学校的时候,你有没有做到戒除自己的网瘾、你有没有做到戒除自己的烟瘾呢,是不是也应该把你们通通送进这样的学校也去戒瘾呢?!

网络,对于如今新生的孩子们还是,已然成了生活的标配,对于他们来说,网络已经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这玩意儿就跟人生来就需要吃饭喝水、呼吸空气一样变得稀疏平常了。

网络已经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

这些孩子们尚处于叛逆期,本就对这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我在想,接受过电击治疗的孩子们,以后走到社会上会不会变得更坏,杨永信这些专家们鼓励孩子们互相举报,鼓励孩子们充当自己的打手和协助管理,鼓励孩子们互相监视、甚至连坐,那么试问经受过这样的教育的孩子们以后走到社会上,还会按照家长们的期望健康的成长下去么!

同样的,又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孩子们有了网瘾了呢,我想这并不能完全怪孩子们,家长们也脱不了干系的。望子成龙的心态固然没错,你们在工作和生活之余,有没有真正的关心过自己的孩子呢?

网瘾少年日渐增多,谁的过错!

前一段时间,公交车上听两小学生谈话,小姑娘满肚子的委屈,说自己的老妈让自己每天补课到晚上十一点,那天晚上回去了老妈都没有问自己累不累,于是她觉得很委屈很生气,早上连早点都没吃。她甚至还说,就不吃,等着饿晕!

另外,之前只生一个好的政策也脱不了干系的,去亲戚家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的看到亲戚对自己的孩子“疼爱有加”,娇生惯养的教育方式更滋生了孩子的叛逆心理。如果你想反驳,去搜索一下孩子因为家长不买玩具在大马路上暴打亲生母亲的新闻!

孩子因为家长不买玩具在大马路上暴打亲生母亲的新闻

其实,我觉得孩子们之所以有了网瘾和家长的忽视有着直接的关系,孩子如何使用网络、如何控制上网的时间、如何合理的利用网络,这是家长应该思考和必须要做的,这也是家长的责任!

在这些家长的眼里,他们认为送孩子去电击比坐牢好,他们以为探望孩子的时候那种表现出来的守规矩就是治疗起效了,殊不知,这不过是一切生灵的天性,任何的生灵都知道如何规避风险、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为了不挨打,他们也只能这样。

网瘾少年日渐增多,谁的过错!

况且,毒打是会留下心理阴影的,纵然一时的乖巧可以掩饰内心的痛苦,但谁能保证这些心理阴影不会陪伴孩子们的一生,在家长的眼里孩子们已经被网瘾变成了动不动就顶嘴、动手的小恶魔,殊不知人之初性本善呢!

随着工作学历和年龄的不断增加,在经历过一些事情后,我越发觉得,沟通比暴力更重要,有效沟通更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我也一直深觉得,把孩子送进网瘾魔爪的,不仅仅是孩子们,还有家长,还有社会、政策对网游,对电竞的态度!栋科技:电竞,一个让网瘾合法化的市场

电竞是一个让网瘾合法化的市场

如今,且不说电竞已经被国家部门定为专业,资本对于电竞事业的追捧也无时不刻的诱惑着孩子们一步一步的步入网瘾的深渊!

什么是成功,很多时候资本和金钱就是评判成功的标的,我们都不是什么高尚的圣人,时时刻刻都在和柴米油盐相伴,资本力量的追逐下,游戏打的好、打的精彩就能赚钱,赚很多钱。那么,如此价值观的驱使下,你是否还能评判的了网瘾的是是非非呢!墨雅兮:腾讯游戏不值得敬畏,畸形生态已是病态!

网瘾少年日渐增多,谁的过错!

静下心来,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究竟是什么东西在驱逐着孩子们,如此这般的迷恋网络、迷恋网游!我记得高中的时候,某个课间的时候我跟同学讨论过这个问题,那时候的我们我曾迷恋过网游,甚至会在一个下午将一周的生活费花个精光,所以,我曾经也是一个网瘾少年!

那时候我们讨论为何迷恋网游,一致的认为追求的不过是巨大学习压力之后的发泄、追求的不过是现实中体会不到的那种一击之下BOSS烟消云散的成功感、更追求的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干掉对手的快感,偶尔的也有探访虚拟世界神秘感!

我们为什么要迷恋网游

如今的孩子们为何痴迷网络,以至于魔怔一般的沉沦在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原因到底是什么,我并不知道,不过我想应该是因人而异吧,因此这需要家长和孩子们深度的去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而不是把杨永信这类自我标榜的所谓专家当做拯救孩子的救世主!

本文由栋科技自媒体网站原创首发,享有独立版权,谢绝一切转载不保留本段版权的卑鄙行为,感谢您转载本文,也劳驾您可以带上本段版权,栋科技拜谢!

评论
更换验证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