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游戏 正文
  • 本文约1005字,阅读需5分钟
  • 6704
  • 0

网络传播的“蓝鲸”死亡游戏究竟有多可怕

摘要

近几个月以来,一款名为“蓝鲸”(Blue Whale)的死亡游戏悄然进入国内网络,不少人通过建立同名QQ群、贴吧扽渠道吸引玩家开展游戏,那么,这款网络传播的“蓝鲸”死亡游戏究竟有多可怕。

近几个月以来,一款名为“蓝鲸”(Blue Whale)的死亡游戏悄然进入国内网络,不少人通过建立同名QQ群、贴吧扽渠道吸引玩家开展游戏。

据了解,该游戏于2015年兴起于俄罗斯,每一位游戏的参与者加入到游戏群组后都会有一名对应的“负责人”,参与者需要提交包括自己和家人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甚至是裸照等各种真实的隐私信息,如果有人抵触任务或者泄密的话,这些隐私信息将遭到公开,而且任务无法完成的话负责人还会表示“有人会帮你完成”。

网络传播的“蓝鲸”死亡游戏究竟有多可怕

参与者加入游戏群组后,会被要求在50天内每天完成一个自残任务,其中包括我们已经有所耳闻的凌晨4:20起床看一部恐怖片、三天内不吃不喝、在腿上划出刀口、不与任何人交流等等自残任务来挑战自己的极限。历时五十天后,参与者的终极任是为了“赢得游戏”自杀。

该游戏的加入者多为青少年,通过社交网络,利用青少年追求刺激的心理、诱导叛逆和心智还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来宣扬所谓挑战极限的言论,通过上述笔者提到的这些极限任务来扰乱受害者的生理节律,进一步加深其精神错乱,让陷入游戏的未成年人一步一步走向死亡。

网络传播的“蓝鲸”死亡游戏究竟有多可怕

那么,这里笔者有必要提到他的创建者,这位名叫Philip Budeikin的21岁小哥,他原来是一所大学的心理系学生,后来被学校开除了。去年11月被俄罗斯警方逮捕时,他表示,之所以创建这款游戏就是为了让那些没有价值的人自杀来达到“净化”社会的目的,因为“有必要区分普通人和生物垃圾”。

根据他的描述,他策划这款游戏已有五年之久了,从2013年起他就创办了名为“F57”的社区,来蛊惑请青少年自杀,这些受害人都“很乐于死去”。

网络传播的“蓝鲸”死亡游戏究竟有多可怕

今年2月时,两名俄罗斯青少年的死亡引发网络恐慌,两名15岁的少女先后从公寓屋顶跳楼自杀;同在2月时,俄罗斯另一名15岁的少女从公寓中跳下,因跌入雪地中免于死亡,但身受重伤;而后又有一名来自俄罗斯赤塔的14岁女孩卧轨自杀。

根据俄罗斯警方的调查,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间,约有130起青少年自杀案指向了“蓝鲸”游戏,而同样遭受游戏蛊惑引起青少年自杀的案件已在阿根廷、巴西、巴拉圭、智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演。

网络传播的“蓝鲸”死亡游戏究竟有多可怕

事实上,一个以自杀获得胜利的游戏并非普通的电子游戏,而是以游戏的概念来美化和包装自我伤害,降低受害人的警惕心理,并对受害人进行要挟,形成实质性的恐吓和精神控制,再加上现实中以挑战极限为由头、由浅到深的任务挑战,通过真人体验一步一步将玩家拖向死亡的深渊。

评论
更换验证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