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 本文约2037字,阅读需10分钟
  • 3374
  • 0

看明星天价片酬的舆论互撕:价值虚无还是理所应当

8月26日,央视新闻频道在“演员天价片酬”专题中,指出演员天价片酬为影视制作的其他环节带来巨大的风险和压力,点名批评《如懿传》两位男女主角片酬加起来合计1.5亿。同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表示坚决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问题。一时间,各大明星片酬悉数亮相网络,引发强势围观。

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

舆论出现两大阵营,围绕“片酬与烂片”、“收获与付出”、“市场与调控”三个方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片酬与烂片

A:片酬高和烂片没有直接关系,纯属生意不好怪柜台。不少网民调侃烂片扎堆与片酬高没有直接联系,烂片层出不穷最主要原因是剧本自身的问题。

题材和内容同质化、作品纯粹迎合观众的需求缺乏内涵,表现为剧情逻辑不够、鸡汤狗血来凑,雷点密布、防不胜防,甚至不少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影视作品陷入“越热门,越脑残”的怪圈。刘黎平:史记《马蓉传》 宋喆与王宝强谋事而谋其妻,大不忠也

不少人调侃,剧情和台词烂,归咎于明星片酬高简直莫名其妙。@洞庭湖的龟龟:“台词烂得呛耳朵,也是片酬惹的祸?”网络大V@陈朝华 直言:“即使明星的片酬能降下一半,国产电视刷的质量也不见得能提升几个百分点。”

坚决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问题

B:高片酬压缩制作资源,影响作品质量。央视新闻报道,韩国演员的片酬占比只占总预算的20%-30%,好莱坞演员的片酬占比只有30%,而国内演员的片酬就达到了全部成本的50%-80%。

针对广电总局遏制“天价”片酬,不少网民表示赞同,认为明星动辄几千万到一亿的片酬,导致制作经费被过度占用,制约了整部剧的拍摄成本,使得其他环节如编剧、后期配音、特效等严重支出不足,从而影响了整部作品的出品质量,这也是国产剧越来越粗糙的原因之一。

广电总局遏制“天价”片酬

娱乐圈教主——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对此总结得很是精辟:“是的,经过多年多快好省的基础建设,我国的大小屏幕已经进入了以流量小生/小花为中心,以五毛特效和辣眼睛剧情为基本点的小鲜肉自然灾害时代。”

收获与付出

A:明星片酬和付出成正比。多数人只看到明星的光彩照人的一面,却不知其背后的伤与痛。

他们在片场昼夜不眠地工作,完全舍弃个人时间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东奔西走赶通告。而且,多数明星都有自己苦涩坎坷的奋斗史成名史,也有风吹日晒跑龙套,得不到赏识保不了温饱的时候,等到功名成靠自己的人气、魅力和付出获取正当收入有何不妥?为什么舆论聚光灯下的总是中产阶层?

明星片酬和付出成正比

退一步说,每个人的路都是个人选择和机遇造就的,环卫工和明星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职业,个中辛酸和收获也都是职业的一部分,无需过分心疼也不可分外眼红。

B:明星片酬和付出不成正比,拜金主义扭曲社会价值观。27日,@人民日报 微评少数演员片酬虚高、演技差、性价比低。

对此,部分网民认为,相对于普通人的生活,明星赚钱太容易,收获与付出严重不成正比,容易导致部分民众盲目向往追逐明星生活,助长不劳而获走捷径的价值取向,可能扭曲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人人怀揣明星梦,企图一举成名走上人生巅峰,因此应该限制明星片酬。

明星赚钱太容易

还有部分人认为,明星演戏是职业要求,不该绑架媒体粉丝,盲目提高身价。如@黄胜友微博:“艺人绑架媒体,忽悠粉丝,是无耻之徒。”对于明星高片酬这事儿,号称“娱乐界纪委书记”的宋祖德也发话了,果然胆量和勇气可嘉,@宋祖德痛斥:范冰冰与周迅,给刘学文提鞋都不配。

A:片酬高是资本竞逐的自然结果,不应干扰市场经济。近年来,影视圈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热门投资方向,在粉丝经济、明星效益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风投、上市公司带着大把热钱和一股冲劲进入影视市场,出于造势或拼业绩的目的盲目邀约大牌明星,加剧影视行业市场竞争机制,哄抬明星片酬,淘汰了一批欠缺人气的明星也打造了一批“票房保证”。

即使目前市场存在不冷静的泡沫现象,也是供需情况所决定的,市场经济自有其内在规律解决负面倾向加以改善,有关部门不应“任性使用行政手段解决市场不成熟问题”,剥夺市场自由权利,管、限、禁很可能会造成更多乱象。

片酬高是资本竞逐的自然结果

B:市场盲目偏向,片酬畸形膨胀,像房地产泡沫。当下社会娱乐化过盛,明星八卦长期占领社交平台热门热搜,追星现象严重,出现粉丝包场电影为偶像票房冲刺加油、砸重金买下报纸头版告白偶像的行为。

大量粉丝盲目追星,部分机构借机炒热粉丝经济,烂片横行于市场,导致制作人、导演等为保证票房无奈“唯明星论”,有了明星超高人气的支持,稍加营销炒作手段就能获得数亿营收,在此情况下,质量也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美学粗鄙、伦理虚无”的影视作品随时可见。

看明星天价片酬的两大舆论阵营互撕

此外,知名编剧@汪海林 表示,部分明星片酬虚高涉及联手炒作、暗箱操作甚至违法制造虚假信息、假数据、假账,与制作方、播出方有私下交易,这些确实应该管。

明星片酬的畸形膨胀如同房地产泡沫,却也和房地产泡沫一样“坚硬”。早在2012年,@新浪科技 就发博称“影视行业似乎隐约听到‘崩盘’的脚步声近了”,希望此次央视和广电总局的警钟能真正振聋发聩,整顿走偏的影视市场。

注:本文摘自清博舆情(微信号:web_idea)自媒体,已标注【清博舆情】为原创作者,由栋科技二次修正、美化和编辑。

评论
更换验证码
友情链接